板材砂光輥的幾種常見缺陷及應對措施
通常,砂光機的進板系統(tǒng)需要確保至少800mm的準確進板位置,因此必須使板材砂光輥處于接觸狀態(tài),只有精確調整了接觸輥和輸送輥,才能達到均勻打磨的目的,一般可以通過電流表進行觀察和檢查。
在工作過程中,對板材砂光輥的使用會出現(xiàn)以下幾種常見缺陷:
1、開始端出現(xiàn)一段不均勻的砂光
從板的前緣處可以明顯地看到上下部分的砂光缺陷。 這可能是因為板材砂光輥安裝在支撐塊后面太遠,即上進板工作臺安裝得太低,所以支撐塊之間的加工件運行太慢,加工件只能向前移動,只有由下一對輸送滾筒輸送之后才能達到全速進板,也就是剛開始進料速度相對較慢。應對措施可以采用進一步向上移動板材砂光輥的方法,同時向上移動砂光機上面部分,并重新調節(jié)高度指示器。
2、開始端出現(xiàn)溝槽形的砂光缺陷
上邊緣擋塊和輸送滾筒之間的距離過大,因此兩對輸送滾筒之間的板材進給速度不規(guī)則,并且進給速度明顯降低,從而導致該位置過度打磨。其缺陷表現(xiàn)為距板前端40-103mm處的現(xiàn)象,并磨削出了100mm寬的凹槽。 該對策可以將支撐擋塊和兩個接觸輥分別向上調節(jié)0.2mm,砂光機的上部向上調節(jié)0.4mm,并重新調節(jié)高度指示器。
3、砂光表面出現(xiàn)振動擦痕
砂光表面出現(xiàn)的振動擦痕可能有兩種類型。一類是當改變進板速度時,板材砂光輥振動擦痕之間的距離也隨之改變。在暗處用手電筒照射,板面出現(xiàn)橫向的波浪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現(xiàn)象。這是由于板材砂光輥跳動或砂帶接口處不光滑,當振紋出現(xiàn)的周期與接觸輥的周期相近時,則可斷定為由接觸輥引起如果振紋出現(xiàn)的周期與砂帶的周期相近時,則可斷定為砂帶引起。解決方法是更換接觸輥的有缺陷滾珠軸承或者松動的軸承座,或者是砂光帶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